党史学习第二课《屈辱中的抗争(一)》

为继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把“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深入广泛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党史学习教育,讲好红色故事、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我院4月开始了党史学习的第二课《屈辱中的抗争(一)》。

本次教育活动由学院学生处(团委)发起,基础教育系德育教研组和各系部班级承办,教育内容主要有两部分:民族之痛——列强的侵略;民族之幸——人民的反抗。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古老的中国一步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构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被迫一点点近代化了;所幸的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从不惧怕磨难,华夏儿女从未停止抗争,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都在竭力寻找民族崛起的道路,但是他们都未能成功。


俄国十月革命的炮火传到中国,稚嫩的中国工人阶级逐步登上历史的舞台,又会给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带来怎样的光明呢?且听党史学习第三课《屈辱中的抗争(二)》。

通过本次党史教育的学习,全院学生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强大,才能堂堂正正站在历史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