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是大专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重要教学和实践环节,是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
一、毕业论文的内容
1、封面;2、摘要;3、关键词;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7、论文答辩记录、评分表、任务书、评语等(此部分由学院准备)。
二、毕业论文工作程序
1、布置任务。学科根据学校和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工作的要求,布置毕业论文任 务,安排指导教师。
2、选题。选题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论文题目一旦选定,原则上不再变更。
3、撰写。学生应当在确定选题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论文。
4、指导教师审阅。学生完成论文初稿以后,交由指导教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修改论文。针对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学生进行修改。在论文修改期间,学生应与指导教师保持经常的联系。
6、定稿。修改后的论文经指导教师审阅后,认为达到规定要求的,可以定稿。
7、评阅论文。院系在毕业论文答辩前1周对拟答辩论文进行评阅,每篇论文至少由2名专业教师(指导教师除外)评阅,签署评阅意见和建议成绩。
9、答辩。论文答辩时间安排在2007年5月的中旬进行。根据学院的安排,成立1—2个毕业论文答辩小组,负责本专业学生的论文答辩。
10、评定成绩。毕业论文的成绩原则上参考指导教师成绩、评阅人成绩和答辩成绩综合确定。最后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制。
三、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的内容依此(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封面。 (2)摘要。 (3)关键词。
(4)目录。 (5)题目 (6)正文
(7)主要参考文献
2、“摘要”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的现实意义、撰写依据和中心思想。摘要的 最后需要列示与本论文有关的3—5个关键词。摘要的字数在100字左右,需要用宋体小三号字A4纸打印成文,
3、“目录”部分只要将论文的主要标题列出,目录应当同时列出各标题所在的页码。目录需要用黑体(加粗)小三号字A4纸打印,目录一般占一页。
4、论文的题目用黑体加粗二号(或小二号)字;题目一般应当在一行内写完。如果论文题目带有副标题的,应当写明副标题,副标题写在题目的下一行,一般也要求在一行内写完。
5、正文的写作要求
(1)对正文内容的要求。要求文章观点正确,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章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结合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文章结构层次要清楚明了,内容安排得当;对理论论述的深度把握恰当,切莫面面俱到、夸夸其谈、空洞无物;学生应当独立思考、独立分析,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能整段地或大量地引用参考文献的内容和观点。
(2)正文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
(3)正文原则上不设“章”、“节”,文章的每一部分用“一”、“二”(一)、(二)、1、2等表示,每一部分的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
(4)正文需要用宋体小四号字A4纸打印成文。
6、参考文献的要求
(1)学生应当在论文的正文后面列示本论文写作过程中查阅和利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列示的参考文献不能少于3项。
(2)列示的参考文献必须真实、可靠,有明确的来源依据。
(3)列示参考文献时应当写明文献资料的名称、作者和资料来源。
(4)参考文献为期刊上的文章,其格式为:文章名,作者,期刊名,期次。
参考文献为著作,其格式为: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次。
以下是列示参考文献的常用方式: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控制模式之探讨”,祝锡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7期。
●《财务管理与分析》,朱惠芹等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四、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判论文质量、检查论文写作过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必要环节。通过评审的论文才能参加答辩,在确定论文答辩名单前还未通过论文评审的学生,不能参加本次答辩。在论文答辩过程中不遵守答辩规则和程序的学生直接取消其本次答辩资格。论文答辩具体由答辩小组负责。答辩程序如下:
1、答辩的学生在3-5分钟内向答辩小组进行自述。自述内容一般包括:论文的题目;写作动机(或背景);文献查阅情况;文章主要论点、论据;论文的主要内容等。自述应由学生按照规定的要求口头表述,不能朗读事先准备的文稿。
2、答辩小组成员向学生提问。提问一般应针对答辩论文的重点内容提出,或应与答辩论文内容相关。答辩小组成员如对学生的回答有疑义或由原提问延伸出其他问题,可以进一步追问。
3、学生回答提问。回答问题一般采用“提后即答”的方式,回答问题时,学生可以参考论文和其他有关文献资料。
4、答辩小组成员初判答辩成绩。答辩小组成员应当对所提问题及其回答情况作必要的记录,并根据论文总体质量和答辩情况,对被答辩的论文给出各自的评分。
五、成绩评定 答辩结束后,根据学生在整个论文工作阶段的表现及完成的论文质量、答辩情况,按结构评分法进行评分,最后按五级评分法评定成绩。论文成绩由以下个部分成绩按加权平均分计算确定:
单项成绩 比重
指导教师成绩 30%
评阅人成绩 20%
答辩成绩 50%
总 分 100%
评定成绩:90分及以上 优秀
80—89 良好
70—79 中等
60—69 及格
60分以下 不及格
论文答辩结束后,如果答辩小组成员认为论文在内容、结构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而需要作修改的,应由答辩小组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进行修改。
六、不及格的情形及其处理 论文最后成绩在60分以下为不及格。对于不及格的和本次无答辩资格的论文,答辩小组应当向学生说明其主要原因,指出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不能通过的学生可以由学院答辩委员会安排在下一届同层次学生的论文答辩时参加补答辩,参加补答辩的学生论文原则上由原指导教师负责指导。
七、论文题目的选择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际问题,达到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突出创新。论文题目可按参考题目(后附论文参考题目),也可自拟。
附:论文参考题目
(一)会计部分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论会计目标
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
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试论新《会计法》下的会计监督体系
新《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二)会计电算化部分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4、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7、商业进销存系统模式研究
8、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9、网络会计研究
10、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
(三)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
2.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的比较
3.网站和电子商务
4.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关系
5.浅谈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技巧
6.浅谈电子邮件在网络营销中的使用技巧
7.EDI与电子商务
8.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9.网络广告的现状与发展
10.浅谈网络银行
11.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的影响
12.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定位问题
13.电子支付方式
14.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15.电子商务和税收
16.电子商务中的法律问题
17.电子商务和社会诚信体系
18.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19.传统公司做电子商务的优劣势
20.电子商务与隐私权保护.
附:论文格式
第一页:封面(参照2005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及安排)
第二页:摘要及关键字(格式如下)
[摘要]…………………………………………………………………………………
…………………………………………………………………………………………
…………………………………………………………………………………………
……………………………………………………………。
关键字:……,……,……
第三页:目录(格式如下)
目 录
一、******************** 页数
(一)*************************** 页数
1、************************** 页数
.
.
.
参考文献 页数
第四页:正文(格式如下)
论文题目
正文内容………………………………………………………………………….
……………………………………….
第五页:参考文献
附:指导书原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