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项目介绍

校企合作项目介绍

示范校建设以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依托行业资源,紧紧围绕建设任务要求,在“1-2-3-2”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创新“能力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两年来,校企合作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基本情况如下表1。

表1  校企合作情况一览表

序号

校企合作名称

原有/新建

运行项目

1

成都市电子学会

新建(行业协会)

专业建设指导、教学科研

2

成都市鹰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建

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订单班、顶岗实习、下企业实践

3

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司

新建

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订单班、下企业实践

4

四川光恒通信有限公司

新建

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5

东方日立(成都)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新建

合作企业、顶岗实习、下企业实践

6

成都市速拓科技有限公司

新建

合作企业、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7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原有

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订单班

7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原有

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订单班

8

TCL王牌电器(成都)有限公司

原有

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项目运行情况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       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结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与TCL王牌电器(成都)有限公司、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新增了成都市鹰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司、四川光恒通信有限公司、东方日立(成都)电控设备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数量、提高基地质量。组织学生、专业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了生产实习。到目前为止,已有11级、12级、13级的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过相关实训。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学生就是员工,企业师傅就是校外老师,生产任务就是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企业制度就是学校纪律,企业评价就是实训成绩。

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2014年起,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先后同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司、成都市鹰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在14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新生班中组建了“永星电子班”和“鹰诺班”。 一方面,专业根据企业发展状况,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或投资领域的变化等情况,适时共同商讨调整定向培养专业,规模和合作方式。另一方面,为满足合作班级学生的实验实训需要;学校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承担专业的部分教学实训任务;积极为专业的订单班学生下企业实践创造条件,以使合作培养的学生近快适应企业的需求;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

图1   永星电子订单班签约仪式

三、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作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学生顶岗实习。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本专业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指定年级、层次的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专业上从企业生产周期的角度,制订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保证顶岗实习期间工、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岗前思想教育,实训指导教师定期下企业协助企业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各项工作;企业为顶岗实习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轮岗计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图2  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

2.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践。每年假期安排专业双师型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生产管理情况、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方法,在教学中遵循企业生产实际,使学有所用、学有所需。

图3  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

四、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

1.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为深化同企业的合作,开辟校企合作的新路径,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科研水平。本专业积极掌握企业需求,组织人员了解企业技术瓶颈,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到为企业“解难题、破困局”。建设期内,专业先后为合作企业提供2项技术服务和多项技术咨询。

图4  专业骨干教师在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交流

2.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开展校内讲座、指导专业教学、实训工作。

合作企业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派遣一线技术骨干、总工定期开展校内讲座,普及专业新技术、介绍专业新动态、描绘专业新发展。企业人员还参与专业实训指导、教学工作和教材编写,积极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方面。

图5  合作企业技术负责人指导学生专业实训

3.合作企业全力支持学校知识技能节比赛。

由成都市鹰诺实业有限公司为学校知识技能节提供技术支持与资金赞助。一方面学校第七届知识技能节电工电子项目冠名“鹰诺杯”,企业为本项赛事提供赞助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引入第三方评价措施,鹰诺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电工电子类多个决赛项目的竞赛指导、评判标准的制定以及评判。

图6  鹰诺公司总工(左一)总经理(左三)在技能节颁奖典礼上


结  语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就是要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有一个准确定位,即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与人才需求主体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满足学校教学改革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的机会,提高毕业生的质量,让绝大部分学生实现就业;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输送更多更好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最终实现校、企、生三赢。电子技术应用正是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在电子、电气等多个专业层次广泛开展了校企合作。